二十四节气分别的寓意 二十四节气的最全解释

我国的二十四节气,是古代人按照春夏秋冬来计算时令变化的一种历法。这种历法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,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。那大家了解二十四节气分别的寓意是什么?下面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全解释,和小编一起来了解看看吧!

二十四节气分别的寓意

1、立春:为二十四节气之首。立,是“开始”之意;春,代表着温暖、生长。立春是“四立”之一,反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,春生夏长、秋收冬藏,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,开始进入风和日暖、万物生长的春季。
2、雨水:是春季第2个节气。雨水和谷雨、小满、小雪、大雪等节气一样,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,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,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。
3、惊蛰:是春季第3个节气,它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。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,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。时至惊蛰,阳气上升、气温回暖、春雷乍动、雨水增多,万物生机盎然。
4、春分:又称为“日中”、“日夜分”、“仲春之月”、“升分”等。春分的意义,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,各为12小时;二是春分正当春季(立春至立夏)三个月之中,平分了春季。
5、清明:是气清景明的意思。它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,这个时节阳光明媚、草木萌动、气清景明、万物皆显,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6、谷雨: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谷雨是“雨生百谷”的意思,此时降水明显增加,田中的秧苗初插、作物新种,最需要雨水的滋润,正所谓“春雨贵如油”。降雨量充足而及时,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。
7、立夏:表示春去夏来,行将进入火势的夏天。此时万物生长愈加旺盛,欣欣向荣。田间治理日益繁忙。农谚曰日:“立夏三朝遍地锄”。
8、小满: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,但还未成熟,只是小满,还未大满。
9、芒种:指有芒的麦类和蚕豌豆等夏收作物,在这个节气里即将成熟,也到了采收留种时。我国南方也将进入多雨的“黄梅时节。
10、夏至: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,夜最短,又叫日北至日,即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天。天文学上划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。
11、小暑:表示盛夏正式开始。小暑开始进入伏天,天气变化无常。中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。
12、大暑:指炎热之极。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,这时正值中伏前后,”湿热交蒸”在此时到达顶点。

二十四节气分别的寓意 二十四节气的最全解释

13、立秋:表示自此进入了秋季。它是是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,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。立秋也意味着降水、湿度等,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,趋于下降或减少;在自然界,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。
14、处暑: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处,止也。暑气这时而止矣。”此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。
15、白露:气转凉,昼温差大,地汽上容草木结成色露珠,故得名白露。
16、秋分:秋分与春分这一天一样,太阳又直射赤道,昼夜几乎等长。秋分这天处于整个秋天的中间,可以说是名副实的秋天。
17、寒露:气温续下降,天气明显转凉,早晨和夜间地冷露凝。我国的大部地开始进行秋收秋种。
18、霜降:反映的是气温骤降、昼夜温差变化大、秋燥明显的气候特征。
19、立冬: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。立,建始也;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立冬,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,万物进入休养、收藏状态。
20、小雪: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,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。小雪节气的到来,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、降水量渐增。
21、大雪: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。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、降水量增多。
22、冬至: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,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,太阳高度角最小,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
23、小寒: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。冬至之后,冷空气频繁南下,气温持续降低,温度在一年的小寒、大寒之际降到最低。
24、大寒:同小寒一样,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,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。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“二十四节气分别的寓意”的相关内容,对于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说法,以上内容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个有价值的参考,想要了解更多内容的,可以关注增庆堂。

(0)
学无止jin学无止jin
上一篇 2023-03-14
下一篇 2023-03-14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